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胆囊息肉

首页 > 外科 > 胆囊息肉 > 症状 > 正文

如何治疗胆息肉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如何治疗胆息肉由于此类患者往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主要靠影像带诊断,以B超为首选。国内专家报告B超的检出率为92.7%,特异性为94.8%,假阳性率为5.2%,准确性明显高于CT。专家认为B超能清晰地显示息肉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局部胆囊的变化,既简便又可靠。国处研究认为内镜超声比B超更准确,提供的图像更清晰。CT检查胆囊息肉是否有蒂比较敏感,增强CT能鉴别肿瘤与非肿瘤样胆囊息肉病变,能可靠的筛选出应予手术的肿瘤性病变。胆囊息肉它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包括一组突出于胆囊腔内的病变,常在B型超声检查时发现,比较常见。因为从临床和影像诊断上对其确切的性质很难准确判断,故有时在诊断上采用更为含混的名词,称之为胆囊的隆起性病胆囊息肉在病理学上可分为胆囊的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两大类,在临床上,主要有:胆囊腺瘤。

  胆囊固醇类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瘤病等,当前在B超提出“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并未排除胆囊癌的可能性。形状像梨,它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脏器。人们吃进食物以后,通过神经反射使胆囊收缩,令胆汁通过胆道流入十二指肠,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或有代谢紊乱、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胆囊息肉、胆结石等,胆汁就不大容易从胆囊流出而滞留在胆囊里,胆汁里的水分逐渐被吸收,使胆盐浓度增高,而胆盐会刺激胆囊粘膜发炎。有许多的胆囊炎患者,开始还是无菌的,随后细菌乘机侵入,便由无菌性胆囊炎开始转变为感染性胆囊炎。但事实上大多数胆囊炎一开始就是慢性的,如何治疗胆息肉有过几次症状很轻的发病,疼痛也不太厉害,往往被误诊为其它的疾病胆囊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其容量为40~60 ml左右,位居肝脏面的胆囊窝内。呈梨形,可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胆囊底是胆囊突向前下方的盲端,钝圆且略膨大,如何治疗胆息肉多露出于肝的前下缘,与腹前壁相接触。胆囊底体表投影在右锁骨线与右肋弓相交处的稍下方,胆囊炎时,此处可有压痛,胆囊体是胆囊的主体部分,与胆囊底之间无明显界限。胆囊体向后逐渐变细移行为胆囊颈。胆囊颈向下移行为胆囊管,长约3~4 cm。胆囊颈与胆囊管的黏膜形成螺旋状的皱襞,称螺旋襞,具有节制胆汁的流入和流出的作用,同时亦是胆囊结石易嵌顿之处。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在症状上无法判断,只有在B超检查中才能将两种疾病分别开来,而很多患者将胆囊息肉当成胆结石。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在B超影像中均为强回声光团,但两者完全不同。临床中,如何治疗胆息肉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合并结石,主要原因在于胆囊息肉形成后影响胆囊正常节律收缩舒张功能,出现胆汁在胆囊内长时间滞留,胆汁中的胆盐,结晶析出形成结石,而结石出现又促进了息肉的生长,如何治疗胆息肉在治疗上应先治疗息肉为主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粘膜胆固醇结晶沉积,常常是体内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局部表现

  延伸阅读:

  胆息肉药物治疗
胆囊颈向下移行为胆囊管,长约3~4 cm。胆囊颈与胆囊管的黏膜形成螺旋状的皱襞螺旋襞,具有节制胆汁的流入和流出的作用,同时亦是胆囊结石易嵌顿之处.胆囊借疏松结缔组织附着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内,胆息肉药物治疗其下面有腹膜覆盖。胆囊的左邻右舍是,上方为肝,下方为十二指肠和横结肠,左为幽门、右为结肠右曲,前为腹前壁。胆囊是呈梨形的囊性器官,分胆囊底、体、颈、管四部分……更多>>

  药物治疗胆息肉
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5)CEA(肿瘤标记……更多>>

相关阅读

  • 王仕学

    王仕学

    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外科系统疾病的诊治
  • 李德才

    李德才

    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乳腺、肝、胆及胃肠病症的诊断及手
  • 王增耀

    王增耀

    主任医师擅长:脑梗塞
  • 孙同义

    孙同义

    主任医师擅长: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