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年,教授等人收治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363例,其中合并血栓性静脉炎112例,小腿溃疡81例。治疗后3个月内静脉炎和小腿溃疡均痊愈。
术后随访1~2年,仅3例复发,再次穿刺电凝后治愈。临床统计结果,证明手术远期有效率达82.6%,与欧美国家90年代开展的静脉射频封闭法具有同等效果,而医疗费用仅为国外技术费用的20%。且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微、治疗彻底、不影响美观、不易复发等优点,特别适合在我国中小医院推广应用。
42岁的张女士,患双下肢浅静脉曲张多年。3年前,右腿接受了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手术,术中共做切口11个,缝合57针,最长刀口10厘米,术后切口瘢痕化,严重影响腿部美观。
前不久,当她住进黑龙江省医院周围血管病病房接受左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时,不免忐忑不安。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科主任王爱林教授只是在她的左腿根部切一3厘米小口,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和分支,然后在静脉造影监视下,逐一电凝全部曲张的浅静脉。整个过程仅缝合两针,术后切口和电凝部位愈合良好。与伤痕累累的右腿相比,张女士对自己左腿的外观十分满意。
下肢浅静脉曲张主要是发生在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的曲张。此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血管病,大约占外周血管病的80%。患者常有肢体沉重感,随着病情的发展,静脉曲张部位往往发生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皮肤溃疡。溃疡经久不愈,带给病人极大的苦恼。
教授和他的课题组认真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了在血管造影指引下,直接穿刺电凝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新技术。为防止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术后复发,造影后首先在大腿根部做一3厘米切口,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所属分支;然后根据造影结果了解下肢浅静脉的曲张程度和范围,用穿刺方法从小腿往大隐静脉内插入一根特制的导丝,通过单极放电,电凝大隐静脉内膜,促使内膜紧密贴合、管腔闭合;同时在血管造影监视下,利用微小电凝针逐一凝结、闭合全部曲张的浅静脉。
相关阅读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