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血管瘤

首页 > 外科 > 血管瘤 > 预防 > 正文

两岁幼儿左眼长个拳大肿瘤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8日


 导读: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瘤样增生而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占75%,继发性25%左右。继发性多数在婴儿期出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病因尚不清楚。

两岁幼儿左眼长个拳大肿瘤

两岁幼儿左眼长个鹅蛋大肿瘤

一名不到两岁的幼儿,因患血管瘤,左眼眶内长出鹅蛋般大的肿瘤,导致左眼完全失明。由于多家医院都不愿收治,昨日,这名幼儿的父母带着他四处寻医问药,希望能摘掉这个肿瘤。

记者采访时看到,幼儿左眼上“挂”着的肿瘤像一只鹅蛋般大,把他的小鼻子都压扁了,肿瘤前部发黑,根部则红肿透亮。

据幼儿父亲张元江介绍,他们家住平坝县高峰镇弯子头村,今年2月份,他们发现儿子的左眼红肿,之后便一天天肿大。

“儿子眼睛长肿瘤后,我们带他到多家医院检查过,都确诊为血管瘤,但没有医院敢接收,原因是手术没有把握。”张元江说。

推荐:血管瘤的两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第一:手术治疗

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

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手术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第二:冷冻治疗

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

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相关阅读

  • 王仕学

    王仕学

    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外科系统疾病的诊治
  • 李德才

    李德才

    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乳腺、肝、胆及胃肠病症的诊断及手
  • 王增耀

    王增耀

    主任医师擅长:脑梗塞
  • 孙同义

    孙同义

    主任医师擅长: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