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静脉曲张

首页 > 外科 > 静脉曲张 > 介绍 > 正文

小切口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6日

指下肢浅静脉的伸长、扩张和迂曲,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20-30%的女性与10-15%的男性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老人、怀孕妇女、过于肥胖及长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是主要发病对象。60岁的张阿婆患有下肢静脉曲张30年了,起先小腿静脉逐渐出现隆起、瘀血,呈蚯蚓状迂曲扩张,行走后常感觉下肢沉重、

下肢静脉曲张(俗称“盘筋”)是指下肢浅静脉的伸长、扩张和迂曲,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20-30%的女性与10-15%的男性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老人、怀孕妇女、过于肥胖及长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是主要发病对象。

60岁的张阿婆患有下肢静脉曲张30年了,起先小腿静脉逐渐出现隆起、瘀血,呈蚯蚓状迂曲扩张,行走后常感觉下肢沉重、酸胀、易疲劳。后来两小腿的下端与踝部皮肤相继出现黑斑,并且瘙痒难忍,抓破出现溃烂,经久难愈,严重影响美观,炎热的夏天也只能穿长裤遮丑,使张阿婆烦恼不已。医生曾建议她手术治疗,但她有严重的高血压,担心手术会有并发症,一直拖着没做。

最近,她听说市二医外科引进了最新的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技术,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就去做了。术后张阿婆开心地说:“原来我以为这辈子就这样‘烂脚’了,没想到手术后双脚这么轻松,还能‘整容’,真是太好了。”

那么,这种下肢静脉曲张最新的治疗手段到底有什么特色呢?笔者就此走访了张阿婆的手术医生——市二医血管外科徐建敏副主任医师。

据徐医生介绍,下肢静脉曲张在外科是种常见病,轻症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也无需手术治疗,只有中重症患者或严重影响美观的患者才需要手术治疗。

下肢静脉由深静脉和浅静脉以及交通支三大系统组成,正常情况下浅静脉的血液都是通过交通支到深静脉向心脏回流的,病变的浅表曲张静脉非但不起回流作用,还阻碍着血液的回流。通过手术将浅静脉结扎或凝固后,血液就只能通过静脉回流至心脏。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将下肢浅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

张阿婆做的微创手术被称为微波腔内凝固术,医生在患者大腿根部切1个约1.5厘米大小的创口,插入治疗用的导管,在光标引导下插至曲张静脉的末端,然后发射微波并逐步撤管,将曲张的静脉凝固封闭,再将曲张成团的静脉侧枝作多点穿刺凝固封闭。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下地走路,没有留下明显的疤痕,日后局部的色素斑也会逐渐消退,具有一定的美体效果。

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很多,有静脉内激光治疗、旋切刀治疗、静脉内射频消融治疗及微波腔内凝固治疗等等。相比其他的微创治疗,微波腔内凝固术以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等为特色,更适合于有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及其他合并症的老年患者。

据悉,市二医开展下肢静脉微波腔内凝固术3个月来已做了26例手术,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都适合微波腔内凝固术治疗,若患者伴有严重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是由深静脉血栓引起的浅静脉曲张,手术后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徐医生建议,患者术前应到正规医院作全面的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治疗建议,让患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小切口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相关阅读

  • 王仕学

    王仕学

    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外科系统疾病的诊治
  • 李德才

    李德才

    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乳腺、肝、胆及胃肠病症的诊断及手
  • 王增耀

    王增耀

    主任医师擅长:脑梗塞
  • 孙同义

    孙同义

    主任医师擅长: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