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肛门或神经损伤,导致不能控制粪便和气体排出的现象。又称排便失禁或肛门失禁。对干便和稀便都不能控制者,称完全失禁;能够控制干便,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者,称不完全失禁。排便是复杂而又协调的反射性动作,是在内脏植物神经和大脑中枢神经双重支配下完成的反射活动。直肠下端的切除、神经反射的障碍和肛门括约肌张力的丧失,都可以发生大便失禁。老年人可由于肛门括约肌萎缩而引起肛门失禁。突然受到惊吓时亦可发生暂时性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便失禁的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
①神经系统疾患: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脑外伤,脊髓损伤脊髓瘤,脊柱裂等;
②结、直肠疾患:先天性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直肠脱垂,肛直肠畸形等;
③肛直肠直接损伤,其中手术损伤是常见原因。包括肛瘘、肛裂和痔等手术以及硬化剂注射。
此外还有会阴撕裂,意外伤,枪弹伤和异物等病因。老年人身体衰弱,大便嵌塞亦可引起失禁。
大便失禁应该做哪些检查?
本病的诊断通过病史分析,包括症状表现以及原发病因的临床分析,初步可以成立。
视诊检查可能见肛门处有原手术或外伤疤痕畸形等。
肛指检查见肛管松弛或括约肌收缩功能差等,临床诊断可以确立原发病因在神经系统和结肠者,要通过神经系检查钡剂灌肠和内窥镜检查等来确立。
近年来对肛肠功能检查有一些新的进展,包括肌电描记可见到肌肉张力异常,肛门反射潜伏期加长,肛门皮肤反射和直肠膨胀正常反射消失等。肛直肠腔内气囊测压描记可见到压力图异常。
排粪x线造影可见到肛管直肠角消失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区分病变病因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主要与急性菌痢及急性肠炎等腹泻患者偶尔出现的大便失控相鉴别但这些患者的大便多数情况下能随意控制并且患者多有腹痛及脓血便或水样便经对症治疗后随着腹泻症状的缓解大便成形而偶发的大便失禁消失大便失禁主要是病因之间的鉴别包括神经障碍和损伤肌肉功能障碍和受损先天性疾病等。
相关阅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