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症的相关知识 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又称为尿石症。他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和尿道的结石。由于肾和输尿管的结石与膀胱和尿道的结
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又称为尿石症,他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和尿道的结石。由于肾和输尿管的结石与膀胱和尿道的结石,在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及结石成分上有差别,而在临床表现上又各有偏重。因此,将肾和输尿管结石合称为上尿路结石。目前认为,尿路结石的成因主要与自然环境、种族遗传、代谢异常(高尿钙、高草酸尿等)、营养与饮食习惯(小儿母乳不足、高动物蛋白、高精制糖等)、泌尿系疾病、某些疾病与用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截瘫长期卧床、维生素D过量等)因素,有直接的影响。本病属中医“砂淋、石淋、血淋”范畴,认为是因湿热结聚而成砂石。
[临床表现]
静态结石仅为患侧局部酸胀钝痛,呈间歇性,剧烈运动和劳动可促使疼痛发作和加重。较小的结石容易活动,常诱发近端尿路平滑肌的强烈痉挛性疼痛,通常称为肾绞痛。肾绞痛常突然发作,疼痛剧烈,多放射至会阴部,肾区叩击痛明显。患者疼痛难忍,伴有面色苍白,大扦淋漓,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镜下血尿几乎见于所有的病例,少数可为肉眼血尿,偶有因无痛性血尿而就医者。肾绞痛发作后小结石可自行排出,临床检查不出阳性结果。合并感染时有尿痛、尿频、尿急等。偶尔可表现为反射性急性无尿,称为结石性无尿。
[诊断]
1.剧烈腰腹部疼痛伴有肉眼或镜下血尿。
2.患侧肾区叩击痛。
3.腹部X线摄片可见结石。
4.排泄性尿路造影可确定结石影像,肾盂、输尿管扩张与否以及肾功能状况。
5.超声波检查对肾结石,肾盂、输尿管有无扩张,对鉴别结石、肿瘤有一定意义,需与其他检查方法配合应用。
6.膀胱镜检及逆行肾盂造影,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欠佳及碘过敏者。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解痉止痛可给予维生素K34mg、度冷丁50mg、阿托品0。5mg、黄体酮20mg,肌肉注射;消炎痛栓O。1g置入肛内。
(2)跳跃疗法:大量饮水后,跳绳或作蹦跳运动,利用动力促进结石下行排出。
(3)溶石疗法:包括口服、注射和局部灌洗,适用于胱氨酸和尿酸结石。通过调节尿的酸碱度,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
(4)经皮肾镜取石术,适于肾盂内结石。
(5)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
(6)膀胱镜碎石术。
(7)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8)开放性手术,如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甚至肾切除术等· .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气滞血淤:腰部隐痛而胀,小腹胀满隐痛,尿涩痛不畅或突然中断;疼痛加剧,上连腰腹,石出后痛减,血尿或见血块,舌暗红或有淤斑、苔黄,脉弦紧或沉涩。
治法:行气活血,通淋排石。
方药:琥珀粉5克(冲)、沉香5克、当归尾10克、赤芍2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王不留行20克、金钱草奶克、瞿麦15克、冬葵子15克、石韦]5克、车前子(包)15克、鸡内金10克。
②下焦湿热蕴结:腰痛,少腹急满,或向阴部放射,小便浑赤,尿急频涩热痛,尿中带血,有时杂有砂石,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木通10克、车前于(包)20克、扁蓄15克、瞿麦20克、金钱草劝克、滑石(包)15克、海金砂30克、虎杖30克、冬葵子15克、甘草梢10克、大黄5克。
③脾肾两虚:结石久停,神疲乏力,四肢欠沮,夜尿多,饮食欠佳,脘腹胀满,腰背酸重疼痛,两腿酸软无力,小便不畅,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利尿排石。
方药:熟地10克、山药25克、山萸肉30克、牛膝10克、白术11克、泽泻15克、丹皮1O克、肉桂]O克、王不留行15克。
(1)针刺治疗:单独治疗,效果不如配合其他疗法使用。
①体针:取肾俞、膀胱俞、腰俞、关元、足三里为主穴,三阴交、阴陵泉、水道、中极为配穴,中强度刺激,每次留针20分钟,每日1—2次。
②耳针;取肾、输尿管区域或耳壳探测敏感区域,贴针或贴豆法,贴豆每日最少按揉5—10次。
③电针:取肾俞或膀胱俞穴为阴极,关元或水遭穴为阳极,进针得气后调波幅,由弱至强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持续20分钟,每日1-2次。
(3)中药溶石验方
夏枯草15克、生薏仁30克、鳖甲(先煎)30克、白芷15克、滑石30克、苍术10克、悔金砂15克、金钱草60克。
如有梗阻、肾功能不佳者,加王不留行30克、黄芪30克、白茅根30克、防己10克。
如肾结石不大,为促结石下移,可加三梭10克、莪术10克、皂刺10克、炙乳没各5克、枫壳10克、厚朴10克、牛膝10克。
女如结石为草酸钙结石,加黄牛角粉11克、黄酒、米醋适量送般。
如结石为磷酸铵镁结石,加乌梅15克,生吃核桃仁20克。
[预防与调养]
1.婴儿期要防止母乳不足,儿童期要防止高动物蛋白、高精制糖及富含草酸食物过量摄人。
2.患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治疗,争取早日痊愈。
3.继发结石,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症。
4.平时多饮水,多参加体育活动。
5.发现有腰部疼痛,尿液混浊或偶见血尿等情况,应及时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