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排便功能需要一个完整的反射机制,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均可引起大便失禁。大便失禁的治疗方法很多,可以有中医的保守治疗方法,也有西医的手术治疗。
一、中医如何治疗大便失禁?
中医治疗的基础是辨证论治,大便失禁也不例外。
1、中药治疗
a、气虚下陷
治当:补中益气,收敛固脱。
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b、脾肾双亏
治当:健脾益肾,强肌壮骨。
方药:脾肾两助丸。
2、针灸按摩治疗
a、针灸
主穴:提肛、长强。
配穴:肾俞、命门、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关元。
艾灸:上述穴位。
b、按摩
坚持提肛运动,早晚均作30次;
按摩足三里、关元、长强等穴位。
这些疗法对大便失禁,都有一定的疗效。
二、大便失禁的手术疗法
大便失禁除了保守疗法外,尚可行手术治疗。
1、括约肌折叠术:常用的术式为前位括约肌折叠术。即局麻后,在肛门前方2cm,沿肛缘作一半圆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外括约肌,然后用丝线间断缝合3~4针,使括约肌折叠,以肛门能容一指为宜。可在皮下放置一橡胶条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
2、臀大肌移植括约肌成形术:具体方法是将两侧臀大肌分离出两条肌片,围绕肛管,代替或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用于治疗不能用括约肌修补术治愈的括约肌断裂或损伤的病例。
3、括约肌修补术:适应症是括约肌断裂引起的排便失禁。方法是切开断裂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寻找断裂括约肌断端,将其分离后切成一新断端,两端对位后行加强缝合。
手术方法:在肛门后方先作一弯形切口,由一侧坐骨结节到对侧坐骨结节,将臀大肌暴露。由两侧臀大肌内缘各分离一条约3cm的肌肉,后端不分离,使其仍与尾骶骨附着,将肌片在肛管后方交叉,绕过肛管,并在肛管前方交叉缝合,使与会阴体肌附着,然后缝合创口。
相关阅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