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行病学角度,甲亢突眼存在群体基因易感性的差异,除老年患者男女比例有所下降外,一般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4-5倍。疾病发生的易感性和严重性可能与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
HLA-DR组织相容性基因位点(主要与T细胞反应有关)与甲亢突眼存在连锁关系,但迄今为止并未发现导致疾病的确切基因。引起甲亢突眼的病因尚未清楚,但已证实甲亢突眼、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胫骨前黏液性水肿均与细胞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免疫机制有关。
临床表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畏光、流泪、异物感、眼肿、眼睑闭合不全、复视和视力下降等。
双侧或单侧眼球突出,眼睑充血水肿,眶周组织饱满。
上眼睑或下眼睑退缩,上眼睑下落迟缓,称“迟落征”,瞬目增多或减少。
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者脱出睑裂外,肌肉止点附着处结膜血管增多,在内、外转时甚至可以见到增粗的肌肉止点。
眼外肌受累时出现限制性眼球运动障碍。
眼球突出严重,角膜暴露可导致暴露性角膜炎,以角膜下缘最常受累,甚至形成眼内炎,危及视力。
长期眶压升高、视神经受牵拉、眶尖部肌肉肥厚均可继发视神经萎缩,出现视野缺损,色觉障碍,视觉电生理异常等表现,严重者视力下降,甚至丧失。
长期眶内静脉回流障碍可继发开角型青光眼,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鉴别诊断
1)、肌炎型炎性假瘤 急性起病,疼痛明显,眼睑、结膜充血水肿严重,可伴有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激素冲击或放疗较敏感。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眼外肌不规则肿大,肌腹肌腱同时受累,眼环增厚等。
2)、眶内肿瘤 多种眶内肿瘤可致眼球突出,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眶内类圆形或梭形占位,与单条肌肉肥厚的甲亢突眼极易混淆。但后者多累及双眼,具有典型的眼睑征并多数患者伴甲状腺功能紊乱。
3)、上睑下垂 单眼的先天性、外伤性或继发性上睑下垂者向前或上方注视时,过多的神经兴奋传递到对侧健眼,致其上睑退缩,睑裂过大,但无上睑迟落,需鉴别。
4)、眼外肌内其他病变 比如:寄生虫囊肿等。
急救措施:
两种情况下相对来说需要急诊手术,而且减压术需结合积极的抗炎药物治疗以减轻手术创伤。需要紧急行减压手术的情况包括:
1)由于明显的突眼和眼睑退缩已导致暴露性角膜炎。
2)眶尖挤压失控且已明显危及到视力。
疾病治疗:
甲亢的治疗方法众多,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来稳定甲亢病情。也可以通过饮食与生活作息等方面的护理保健来稳定病情。还有如药物治疗、放射性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疾病预防:
1)积极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忌药物突然减量或加量。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防止用眼疲劳,遇强光需戴墨镜,避免情绪激动。睡眠时头高位,睑裂闭合不全者需涂眼膏或湿房保护。
疾病护理: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适当运动,调整心态。
疾病预后
预后与下列因素相关:
1)年龄、性别和种族:年轻患者症状一般较轻,老年人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男性患者发病较重且迟于女性。白种人比亚洲人病情重。
2)发病的急进性及其严重程度:处于炎症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期的患者演变为重症的机会是那些起病隐匿、病程缓慢的患者大。轻或中度疾病患者比处于重症的患者更易自然改善。
3)甲状腺功能与眼眶病的关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眼眶疾病有一定关系。甲亢的治疗方式与眼眶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也有一定关系。
实施甲亢碘放疗的患者出现严重的眼眶病和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概率较高。早期彻底控制甲亢对眼眶病治疗至关重要,同样,早期发现并控制继发甲减也有利于眼眶病的治疗。
甲状腺抑制药物可减少眼眶病的发生和减轻眼眶病的严重程度。胫骨前黏液性水肿者发生眼眶病的可能性增加,并且二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4)决定预后的其他因素:吸烟患者更易发生进行性和更为严重的眼眶疾病。身心压力太大会造成甲亢。糖尿病对甲亢突眼起促进作用。其他免疫性疾病包括恶性贫血和白癜风也可合并甲状腺疾病。对非甲状腺病患者进行颈部放疗,如甲状腺癌和霍奇森病,可能会诱发甲亢突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