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可不要被它可爱憨厚的外表给骗了,柿子也能给人的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喜欢空腹吃柿子以及经常性食用过量都能引发胆结石。
空腹食用柿子易导致胆结石发作
柿子所含鞣质与胃酸凝结容易形成“柿石”,因此患有胆结石、肾结石的病人一旦吃柿子,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同时,如果经常在餐前大量吃柿子,柿子里含有大量的柿胶酚、单宁和胶质,就会在胃内遇酸后形成不能溶解的硬块,如果硬块比较小,可随大便排出,而较大的在胃里形成胃结石,表现出胃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如果原本有胃炎、胃溃疡,还有可能诱发胃穿孔、胃出血等危险并发症。
因此食用柿子时应注意:
1、食用量不宜过多。
2、柿子不能与螃蟹同吃,易形成结石。
3、饮酒时,不宜同吃柿子,否则人易醉或心痛不止。
4、患溃疡病,胃酸高者不宜在饭前吃柿子,以免犯病。
5、柿子性寒质滑,脾胃虚寒,泄泻,感冒,胃寒呕吐,疟疾患者,更不应食。
6、缺铁性贫血者要尽量少吃柿子,因为柿子中的鞣质易与铁质结合,妨碍人体对铁质的吸收。
专家建议:任何食物吃过量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食用柿子应注意时间,最好在饭后食用,且不可过量,否则易引发胆结石。胆结石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柿子,避免病情加重。
相关阅读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