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痔疮

首页 > 外科 > 痔疮 > 介绍 > 正文

调理情志,攻“心”防痔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20120223

调理情志,是指痔疾患者要注意避免或淡化情志的刺激。人们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中,许多外来事件均可引起情志的变化而发病。所以,善于养生者十分重视心理调节和情志调节。即顺其自然,心平气和,戒怒少思,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因为任何超越心理承受能力的精神刺激,都可使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发生病变。

中医认为情志内伤,即精神因素可引起身体的损害,也常常引起痔瘘病,最为常见的就是痔疮与便秘。“怒则伤肝”,“肝气郁结”可引起气血横流,使痔出血、脱出等症状加剧。

研究表明长期精神紧张可使体力与脑力耗损,造成中枢神经的功能活动障碍,导致中枢神经的调节与内抑制过程弱化,兴奋过程相对亢进,可表现为机体局部的感觉或功能异常。如集中反应于肛门、直肠,则可发生肛门直肠神经症。精神过度紧张、苦闷、忧愁、失眠等精神因素,可诱发或加重肛门湿疹。此外,情绪紧张与精神创伤等诱因可影响大脑皮层活动,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肠道运动亢进,肠道血管的平滑肌痉挛收缩,引起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形成肠黏膜炎症性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可见,精神因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也密切相关。

上述疾病及肠易激综合征的预防,需尽量避免一些诱发因素,保持心情开朗,避免精神刺激,消除紧张情绪。保持乐观态度及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预防上述疾病的重要措施。引起发病的诱发性心理因素都应避免,对精神紧张者可给予安定剂,如利眠灵、谷维素、柏子养心丸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对于维持身体健康极为重要。古语“百病生于气”“愁一愁,白了头”都生动地说明了情绪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心理上的压抑、沉闷及克制,容易诱发心身疾病。要重视心理修养及情志的调节,培养乐观的性格,做到心胸开阔,顺其自然;要加强心理的承受能力,保持良好、旺盛的精神状态,防止疾病的入侵。(责任编辑:叉叉)

相关阅读

  • 王仕学

    王仕学

    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外科系统疾病的诊治
  • 李德才

    李德才

    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乳腺、肝、胆及胃肠病症的诊断及手
  • 王增耀

    王增耀

    主任医师擅长:脑梗塞
  • 孙同义

    孙同义

    主任医师擅长: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